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挖掘盐碱地利用潜力——盐碱地变米粮仓有海南解法

 新闻中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7-11

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  近日,三亚崖州湾科技城,我国首个室外大田条件下周年全时、多盐度、规模化耐盐碱水稻专业化科研试验基地里,收割机徐徐前行。一株株成熟的水稻被顺利收割,黄澄澄的稻谷从收割机内倾泻而出。  “现场测评环节,精准大田耐盐性鉴定试验的34个品种在全生育期5‰盐水浓度下,最高亩产达327.2公斤,比对照增产64%,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进展!”拿到数据,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难掩喜色。  国创中心由科技部2021年批复,国内11家优势单位共同建设,2022年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挂牌,是我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,致力于推动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能力,为我国突破“藏粮于地”空间、拓展“藏粮于技”储备开辟新路径。  全球143亿亩盐碱地,我国有约15亿亩。“盐碱地里种庄稼,十年九不收。”这是老一辈农人的经验。  唤醒“沉睡”土地,向盐碱地要效益,国创中心如何勇担使命?  国创中心主任唐文帮表示,耐盐碱水稻创新团队通过打造联合攻关平台、建立联合攻关机制、设立耐盐碱水稻研究揭榜挂帅项目等措施,快速聚集行业创新资源,加大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力度,提升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质效,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。  从白花花的盐碱地到绿油油的丰产田,需要科研人员有效挖掘耐盐碱主效基因、创制耐盐碱核心亲本、选配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。  “目前中科盐4号、南粳盐1号等11个品种已通过审定并开始产业化,培育的耐盐杂交稻新品种‘菁两优3261’兼具耐盐性好、米质优、抗性好等优点,即将成为南方滨海盐渍地的主导品种;同时创制鉴定出全生育期耐4‰至6‰盐胁迫杂交稻亲本43个。”艾治勇透露。  更多好消息正从广袤稻田中传出:  “菁两优3261”在海南乐东等地测产突破每亩400公斤;“新稻36号”在新疆重度盐碱地上实现我国首个万亩耐盐碱水稻示范亩产突破570公斤;“百千万示范工程”在江苏盐城、,“以地适种”和“以种适地”相结合,助力我国实现1亿亩盐碱地变良田的目标……  目前,国创中心已挖掘出显着提高水稻耐盐碱的关键基因;培育出盐416S等4个耐盐不育系,并组配出系列高档优质耐盐碱组合;自主研发出能高效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“第三代杂交水稻”育种技术、研创出耐盐碱水稻专用肥和生理调控剂。  “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,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。”国创中心副主任范小兵说,以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为主线,该中心辅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、耐盐碱高效鉴定技术、土壤改良技术和高产高效配套技术,助力推动亿亩荒滩变粮仓。  过去的盐碱地变成了今天的“聚宝盆”,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,国创中心还在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作。  “今年我们成立了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,连接耐盐碱水稻产业链的上中下游,打造产业集群。计划到2030年孵化与服务耐盐碱水稻及相关产业企业50家以上,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3家至5家。”范小兵表示。  攥指成拳啃下盐碱地综合利用这块“硬骨头”,更多敢向盐碱地要高产的生动实践正在琼岛上开展。   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挖掘盐碱地利用潜力  盐碱地变米粮仓有海南解法

短评 | 用科技攻关向盐碱地要粮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,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,1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条件。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,如果能唤醒这一巨大的“沉睡”后备耕地资源,对保障中国粮仓、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  盐碱地有“土地顽症”之称,其改良治理是世界性难题。面对面积大、类型多、分布广的盐碱地,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,锚定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,聚集跨领域、多学科的科研资源,构建多学科人才方阵,持续开展科技攻关,拥有了向盐碱地宣战的底气,取得了系列成果。  近年来,我省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出台系列政策,支持建设耐盐碱水稻专业化科研试验基地等科研平台,鼓励科研机构大胆创新攻关,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,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全力将南繁硅谷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实践地,向种图强的海南故事精彩纷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