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自:紫牛新闻“必须要让他恢复自主排便,否则后续治疗很难进行下去。”最近一周以来,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ICU里的医护人员一直为一位重症烧伤病人的“方便”大事忙碌。肛管排气、人工排便,一天两三次,持续了四五天以后,患者终于实现了通便“自由”。
由于烧伤后病人需要大量营养供应,医生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患者如静脉高营养、胃肠道营养、口服营养等。长期的高能量供应使患者获得了所需求营养,但由于大面积烧伤,患者完全不能下床活动,胃肠道蠕动功能差,则出现腹内高压的情况。“腹内高压的表现就是肚子又鼓又硬,敲上去的声音像敲西瓜一样,而正常人的肚子是柔软的。”烧伤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护师周晴告诉记者。她解释,对于重症烧伤病人来说,度过休克期生命体征平稳后,要保证他身体的各个功能正常运转。患者的消化道有一个恢复过程,但如果恢复不好就会出现胃肠道扩张、水肿,从而导致排便不通畅,导致腹内压较高,如果不及时解决,后续的营养无法跟上,患者的呼吸循环也会受到影响。
在此基础上,医生会采用灌肠、中药助排便等方式促使患者自主排便,但当一切办法都尝试无济于事之后,只能采取人工模式。周晴告诉记者,这个患者每次排气排便至少需要3-4个人。由于重症烧伤患者躺在悬浮床上,同时身上的插管较多,她们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翻转悬浮床,让床和患者保持稳定的侧位,再铺好床巾等消毒工作,防止粪便污染,最后再通过肛管为患者排气、排便。“每次通便有效果,但患者两三小时后又鼓胀了,只能每天多排几次。”周晴说。
记者了解到,由于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,体温调解功能已经丧失,因此ICU的室温不得低于30℃,在这种温度的病房里,每操作一次,护理人员的衣服从前湿到后。由于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,因此,制定个性化的排便管理方案成为关键。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,虞俊杰主任带领医护团队迎难而上。从饮食的精细调整,到运动的科学指导,再到药物的精准应用,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。特别是人工通便这一环节,看似简单,实则需要极高的技巧与耐心。“每天几次肉眼可见患者的粪便,如何克服心理障碍?”记者追问。“虽然天气炎热,人的心情比平时会浮躁很多,但这是我们的职业工作,只想着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,让他的营养跟上 ,皮肤生长跟上,尽快走出ICU。” 周晴坦言。
除了医学上的治疗,重症烧伤患者还会出现创伤后的情绪障碍,每个护理人员都要承担起“心理辅导员”的职责,给予患者人文关怀,开导他们,让他们恢复心情,尽快走出事故中的心理阴影,对治疗和未来充满希望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
校对 盛媛媛
文章关键词:、烧伤、胃肠道
VIP课程推荐、加载中...、收起
新浪财经公众号、24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